AS电玩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13476244432     13476244432

AS电玩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AS电玩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教学科研 > 教研动态

AS电玩《山东党校报》刊发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经验文章

作者: ezajj 浏览:   日期:2025-01-12

  AS电玩12月16日,《山东党校报》第二版刊发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典型经验文章《以教学培训 “四梁八柱”助力高质量发展》。

  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、为党献策。党校的教学培训水平直接决定着“为党育才”的初心能否顺利实现。邹城市委党校构筑提升教学培训质量的“四梁八柱”,以改革成效践行初心使命,助推党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

  深化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,构建多点支撑的课程内容体系,切实解决“教什么”的问题。一是突出主课夯实“基础支撑”。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,纳入教学计划,体现在教学、科研、课程设置等各个环节。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充实教学大纲、完善教材体系,持续深化供需精准匹配对接,抓好“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”工作,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邹城特色的“2+15+N”的课程布局。二是聚焦需求夯实“应用支撑”。建立完善主体班次学员培训需求调研机制,“一班一策”提供专业化教学设计。加强履职能力培训,打造“理论+实践”“通识+专业”的开放式内容体系,树立“训用一体重实战”的培训导向。针对年轻干部干事创业能力需求,举办“邹鲁夜谈”“圆桌派”等活动,设置异地教学、异地挂职锻炼等教学内容。三是深化科研夯实“学术支撑”。坚持教学出题目、科研作文章、成果进课堂,紧密聚焦习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等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,同步开发专题课程。组织教师开展“大调研”活动,把调研成果带进课堂,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。

  深化教学管理全流程闭环,构建多端协同的教学质量体系,解决“如何教”的问题。一是建立“前端”准入机制。制定《教学定课评课实施办法》,深入落实“六步法”评课制度,建立健全协同攻关、全面提质的教学准入机制,在备课环节实行“三审三讲”的集体备课制度。二是建立“中端”生成机制AS电玩。树立“堂堂都是精品课”的理念,实施“创新+精品”课程行动方案,建立“三张清单”制度,对课程重点打磨,提升课堂教学“含金量”。三是建立“后端”评估机制。健全主体班次教学质量评估办法,组织多方评估主体对教学进行评估,达到“以评促改、以评促建、以评促发展”的效果。强化评估成果运用,建立课程开发更新和退出再造机制,推动存量课程精品化再造,定期更新与适时优化有机结合,实现教学评估“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”闭环管理。每学期各主体班次办学整体评估优秀率均达到95%以上。

  深化教学模式革命性重塑,构建多维交互的课堂创新体系,解决“教得好”的问题。一是构建创新课堂新场景。积极探索运用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、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,创新课堂时长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1.5%。实行“课堂教学+现场教学+互动研讨”模式,创新开设《歌声中的党史》等体验式课程,让党性教育更加“有声有色”。加快案例式教学步伐,精心打造《精细化治理“零距离”服务》案例式教学等课程,积极面向全市征集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,梳理征集各行业领域典型案例20个,积极指导案例开发部门共同打磨案例教学课程。二是打造特色课堂新形态。依托邹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打造特色教学课程,陆续开发《以“两个结合”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》《从孟子成长看家教传承》等特色课程。聚焦红色资源、乡村振兴等领域,形成“红、蓝、橙、绿、紫”五彩现场教学路线余个现场教学点,开发了《奋力迈向共同富裕之路》《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》等特色“现场小课堂”,把“可讲性”“可看性”与“可学性”有机统一。三是拓展网络课堂新空间。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,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。推动“智慧校园”和“智慧课堂”建设,让数字化赋能的干部教育培训实现量质并举的效果。

  深化教学资源全要素配置,构建多链聚合的共育共建体系,解决“谁来教”的问题。一是构建师资培育支撑链。坚持引育结合AS电玩,大力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采取“传帮带”和“多帮一”方法,落实“1+3+5”计划,从教学培训、宣讲宣传多领域全面培养,引导年轻教师增强业务能力。组织教师“走出去”参训,基本实现“轮训全覆盖”。充分利用网上党校、云讲堂等平台优质网课资源,进一步拓宽教师学习广度、深度。二是构建系统资源共享链。从党政领导干部、基层党组织书记、业务骨干等人员中选聘兼职教师,运用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,实现课堂教学需求与师资、专题资源的精准匹配。构建“12345”工作体系,推进16个镇(街)党校和2个部门分校“一校一品”建设,构建“县级党校+分校”的运行机制。各镇(街)党校年均开展培训120余期,打通基层党员干部培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是构建学员“富矿”延展链。落实从严治校要求,制定《学员量化考核办法》《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》,实行模块评价法,强化全方位学员管理,相关经验被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刊发。实行“课堂+调研”模式,引导学员参与决策咨询,并结合座谈交流、分析研讨等形式,提升学员调查研究能力,切实发挥学员“富矿”作用。